Baidu
map
首页 / 资讯中心 / 行业动态 / 聚氯化铝铁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

聚氯化铝铁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

2025年4月11日

摘要

饮用水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议题,传统铝盐混凝剂在饮用水处理中存在残留铝超标等风险。聚氯化铝铁(PAFC)作为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,兼具铝盐和铁盐的优点,在饮用水处理中表现出显著优势。本文系统研究了PAFC的化学特性与混凝机理,详细分析了其对浊度、有机物、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,并通过中试实验验证了其处理效能。研究结果表明,在优化条件下PAFC对浊度的去除率可达95%以上,对UV254的去除率为60-75%,残留铝铁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。文章还探讨了PAFC与消毒工艺的协同效应,评估了其技术经济性,并针对不同水源水质提出了工艺优化建议,为饮用水厂的混凝剂选择提供科学依据。

关键词:聚氯化铝铁;饮用水处理;复合混凝剂;浊度去除;残留控制


1. 引言

1.1 饮用水处理面临的挑战

随着水源污染加剧,饮用水处理面临新的难题:

  • 微污染问题:有机微污染物(农药、抗生素等)

  • 消毒副产物:三卤甲烷(THMs)、卤乙酸(HAAs)

  • 金属残留:传统铝盐导致出水铝超标(>0.2mg/L)

1.2 传统混凝剂的局限性

混凝剂类型 优点 缺点
聚合氯化铝 絮体大 残铝高
聚合硫酸铁 沉降快 色度影响
三氯化铁 除磷好 腐蚀性强

1.3 PAFC的特性优势

PAFC([AlFe(OH)ₙCl₆₋ₙ]ₘ)的创新性体现在:

  1. 协同效应:Al³⁺的电中和与Fe³⁺的吸附氧化协同

  2. 安全性能:残留铝铁含量显著降低

  3. 适应性强:宽pH范围(5.0-9.0)和温度适应


2. PAFC的制备与表征

2.1 生产工艺

酸溶-聚合两步法

  1. 铝矾土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₃

  2. 添加FeCl₃进行聚合反应

  3. 熟化得到液态PAFC(Al₂O₃+Fe₂O₃≥12%)

2.2 产品表征

指标 标准值 测试方法
盐基度 65-85% 酸碱滴定
Al/Fe摩尔比 3:1-5:1 ICP-OES
密度(20℃) ≥1.19g/cm³ 比重计

3. 处理效能研究

3.1 对浊度的去除

实验条件

  • 原水浊度:15-20NTU

  • PAFC投量:10-30mg/L

  • pH=7.2±0.2

结果

  • 最佳投量15mg/L时,出水浊度<0.5NTU

  • 絮体沉降速度比PAC快20%

3.2 对有机物的去除

三维荧光分析

  • 腐殖酸类去除率:68-72%

  • 蛋白质类去除率:55-60%

  •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:40-45%

3.3 对重金属的去除

重金属 原水浓度(μg/L) 去除率(%)
50 92
10 85
30 78

4. 中试工程案例

4.1 南方某水厂改造

原工艺问题

  • 使用PAC时出水铝0.25mg/L(超标)

  • 冬季低温期混凝效果差

改造方案

  • 替换为PAFC(Al/Fe=4:1)

  • 投加量从20mg/L降至15mg/L

运行效果

  • 出水铝<0.1mg/L

  • 药耗成本降低18%

  • 滤池反洗周期延长30%

4.2 微污染水库水处理

组合工艺

 
复制
原水→PAFC混凝→臭氧氧化→生物活性炭→出水

去除效果

  • CODₘₙ从3.2mg/L降至1.0mg/L

  • THMs生成势降低65%


5. 技术经济分析

5.1 成本对比

指标 PAFC PAC PFS
单价(元/吨) 2800 2500 2000
吨水成本 0.042 0.050 0.048
污泥量(kg/m³) 0.8 1.0 1.2

5.2 参数优化建议

  1. 常规水质:10-20mg/L,pH 6.5-7.5

  2. 低温低浊:增加5mg/L,配合助凝剂

  3. 高藻水:预氧化后投加PAFC


6. 结论与展望

6.1 主要结论

  1. PAFC较传统混凝剂具有更优的浊度和有机物去除效果

  2. 残留铝铁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标准限值

  3. 与深度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协同性

6.2 发展方向

  1. 开发定制化PAFC产品(如高除砷型)

  2. 研究PAFC对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机制

  3. 优化智能投加控制系统